每一次重大社会事件,都是对原有固化规则秩序的重构。疫情,也打破了速冻食品行业原有的架构。
行业两极分化加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渠道重构,线上+线下成为新趋势;消费理念上,升级还是降级的答案依然待解!
新形势之下,速冻食品企业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冻品人该如何调整定位,赢在未来?8月7日,郑州,这场大会将为你指点迷津,精彩不可错过!
✎冷食传媒记者 | 吕翠平
◀◀◀ 1 ▶▶▶
行业格局重构:
两极分化严重,强者更强
疫情下,在家吃饭成为主流。人们为减少外出,大量囤积方便食品,这让速冻食品迎来热销。
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2019年整体速冻食品全年销售额增长3%。2020年,在疫情爆发后两周里,相较于整体食品市场受到的冲击,速冻食品受益于居家“抗疫”的模式,呈现49%的爆发式增长。
△图片来源:网络
其中,速冻食品行业龙头更是主要受益者。
据郑州市工信局数据,今年1至5月份,郑州现代食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9.6%,销售产值增长1.7%,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郑州作为“中国冷冻食品之都”,上半年,三全、思念等速冻食品龙头企业增长势头迅猛。
这从三全的业绩报告可见一斑。
三全食品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预计盈利4.3亿~4.6亿元,同比增长390%~420%,数据亮眼。其中,该公司仅一季度净利润就达到了去年一年的净利润。
安井食品也不遑多让。安井食品2020年一季报显示,其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6.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80万元,同比增长35.33%。
与龙头企业好收成相对的是,很多中小企业却纷纷吐槽“日子不好过”。
△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5月份,冷食君针对速冻食品行业人士做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57%的受访者表示,和年初相比,现在自己的生意恢复6成以下。93%的受访者没有感受到报复性消费。
对于今年的业绩预期,近70%的受访者表示会跟去年有差距。其中42%的人表示,会比去年差很多。仅有18%的受访者表示会比去年有增长,其中仅有3%的表示,会比去年有大幅增长。
一边是业绩攀升的龙头企业,一边是业绩不乐观的中小企业,速冻食品行业两极分化加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 2 ▶▶▶
渠道重构
线上+线下成为新趋势
疫情之下,速冻食品行业格局重构的同时,销售渠道也急速改变。
已经失宠的商超渠道,人流量上升;距离消费者更近的社区店和便利店,迎来蓬勃发展。这也是三全等知名品牌业绩销量大增的原因之一,因为它们在这类渠道铺货量较大。
而成长迅猛的餐饮渠道,则遭受重创。这让众多转型服务餐饮渠道的速冻食品厂商受到牵连,发展前景蒙上阴云。
渠道的重构,还体现在线上与线下渠道的结合。疫情期间,一些可以配送到家的电商平台,迎来高速发展。
尤其是社区团购平台,消费者线上下单后,平台配送到各个社区店,之后消费者再到各社区店提货。线上线下形成了完美融合。
◀◀◀ 3 ▶▶▶
消费市场重构
消费升级、降级并存
疫情爆发之前,关于消费升级和降级的争论一直存在。
一方面是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理念的提升,消费升级是一个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主打低价的拼多多迅猛崛起,快速上市,让很多人认为消费在不断降级。
疫情的爆发,使这种争论趋向白热化。
疫情增强了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尤其是健康饮食理念空前高涨,有潜在的消费升级动力;但是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很多人收入降低,消费能力变弱,消费降级成为无奈之下的选择。
◀◀◀ 4 ▶▶▶
后疫情时代,来这场大会取取经
在行业两极分化的趋势下,企业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该如何重新定位,才不被市场淘汰?
渠道重构的背景下,商超重新焕发生命力,餐饮遭受重创。冻品企业该如何走好下一步?
在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并存的情况下,企业又该如何精准定位,赢在未来?
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第十三届中国冷冻食品和餐饮食材节特设中国冷冻食品千商大会暨战略定位论坛,帮助冻品人把握时代脉搏,看清行业大势,重塑生态,聚变未来!
8月7日,精彩不容错过!中国冷冻食品千商大会完整议程来了!
更多活动内容,您可以点击以下链接了解:
@冻品人:全产业链+全品类+全渠道采购,这场产业盛会,你需要的这里全都有!
面对面,实打实!“疫”后冻品行业首场线下高峰论坛,三全、安井喊你来参加
8月8号,郑州,相约第十三届中国冷冻产业大会!这份交通指南请收好
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