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0729004734737.png E]7VYDQ2MR)(`]MM74HCELU.png](http://www.ld001.com/uploadfile/2020/05/29/1590729004734737.png)
其实,这也正是现今多数连锁企业的重要策略。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连锁餐饮行业的影响调研报告》,疫情期间,58.6%的连锁餐饮企业与外部开展供应链方面的合作。
洪明基介绍称,尽管餐饮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有数据显示,国内600多万家餐厅平均存活年限只有2.1 年,存活期的长短,决定于餐企的营运经验、获利能力、品牌影响力、无形资产积淀等,虽然我国餐饮业增长迅猛,但至今没有享誉全球甚至名满神州的品牌。
在洪明基看来,缺乏稳定、优质、高效、安全的供应链管理,是影响保持餐饮业生命力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他指出,目前初创和小型企业为生存而奋斗,大多采用自由采购方式(农贸市场和批发商以及网购),食材品质和供应稳定均有隐患。中型企业多采用中央厨房方式,其中多数是作坊式生产,只为自己企业服务,形不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产品质量不高,产能严重过剩。
对此,洪明基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鼓励连锁餐饮企业向有资质的第三方食材企业采购产品,相关部门着力培养大型的食材供应链企业,并对规模以上完全采用第三方采购食材的餐企,在增值税项下可适当递减。
二是政府鼓励、支持创建供应链管理采购平台或地域性采购平台,协助餐饮企业进入,享受优质服务,解决连锁餐饮供应侧结构性问题。
三是凡是直接向连锁餐饮企业提供产品的供应厂商,根据其供应量、食材品质、食品安全性等,在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我国餐饮行业的连锁化率越来越高,据美团点评发布《中国餐饮报告2019》显示,2018年连锁门店的增长率是23%,远远高于餐饮大盘的增长速度。
来源:中国经济网等